2014年,學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以“優秀”檔次全票通過“兩部”驗收,邁入全國高職院校百強行列,進入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時期。學校黨委準確分析形勢,把握發展方向,提出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,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,堅定不移走以學生為中心、以能力為本位、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道路,提出“一轉兩建三改”的具體任務和目標,并啟動了教學質量提升工程,決定引入成果導向教育理論(OBE),實施本土化改造、本地化實踐、本體化認知。
成果導向教育改革以來,廣大教師發揚龍職精神,披荊斬棘,大膽革新,按照研究先行、核心帶動、行企參與、分步實施、政策傾斜的改革路徑和策略,開展了成果藍圖建置、課程體系建構、課程開發實施、三回圈持續改進等改革,實現改革專業全覆蓋,初步形成了本體化認知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,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借鑒的經驗、路徑和模式,探索了一條引進、消化、吸收、再創造的教育教學質量改革創新之路。
“一轉”是由傳統教育觀念向現代職業教育理念轉變,“兩建”是課程體系重建和教師隊伍關鍵能力建設,“三改”是課程改革、課堂改造、方法改變。學校實施“成果導向+行動學習”高職課程發展模式,以構建“三回圈”持續改進機制為主線,通過面向利益相關方開展調研,開發學生學習成果藍圖;構建有邏輯的課程體系,繪制看得懂的課程地圖;逆向開發課程教學大綱,開展達成性多元化評價;創新八字成功教學策略,打造多樣化的課堂形態,校企合作開發OBE學習平臺,實現信息化教與學,有效地推進了教學“一轉兩建三改”。
學校通過專項研修、磨課坊、四說四賽、精彩一課等內培外訓和學習研討活動,促進教師轉變理念,提升教學能力,一批核心骨干教師在OBE課程改革中迅速成長,受邀到全國交流指導。通過行企校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和核心能力,以學生畢業時獲得的能力為起點反向設計課程,構建專業課程模組化、公共課程通識化、思政課程精準化、活動課程整合化、隱性課程顯性化的課程體系,開發呼應能力指標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單元設計,建立課程、教與學、評價、持續改進的成套標準,并在各教學實施環節中應用,讓企業的標準和學校人才定位無縫銜接,學生自我滿意度、整體素養顯著提升,企業認可度明顯增強,涌現出一批批行業技能高手及職業新星。
學校形成了一批本土化應用成果,高教出版社出版《成果導向高職課程開發》《成果導向高職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》等5部專著,教師近五年在OBE領域發表論文數量占全國該領域論文總量的10%,開展省級教科規劃、教改課題研究百余項,OBE改革成果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,省級特等教學成果獎2項、一等獎5項。
學校作為OBE在國內實踐的先行者,積極推廣改革經驗,輻射帶動高職課程改革。學校先后承辦、承擔成果導向教育(OBE)課程改革全國性大型培訓4場,核心團隊到天津職業大學等30余所高校開展OBE課程開發實操性培訓,累計培訓萬余人次。牽頭聯合全國15所院校發起成立全國成果導向(OBE)課程改革聯盟,發表哈爾濱宣言,來自全國17個省市的50家院校成為聯盟理事單位,共同推進OBE理念落地生根。




